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创建交换分区的两个命令
阅读量:687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6

本文共 162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
hot3.png

交换分区在物理内存(RAM)被填满时用来保持内存中的内容。当 RAM 被耗尽, 会将内存中不活动的页移动到交换空间中,从而空出内存给系统使用。虽然如此,但交换空间不应被认为是物理内存的替代品。

大多数情况下,建议交换内存的大小为物理内存的 1 到 2 倍。也就是说如果你有 8GB 内存, 那么交换空间大小应该介于8-16 GB。

若系统中没有配置交换分区,当内存耗尽后,系统可能会杀掉正在运行中的进程/应用,从而导致系统崩溃。在本文中,我们将学会如何为 Linux 系统添加交换分区,我们有两个办法:

  • 使用 fdisk 命令
  • 使用 fallocate 命令

第一个方法(使用 fdisk 命令)

通常,系统的第一块硬盘会被命名为 /dev/sda,而其中的分区会命名为 /dev/sda1 、 /dev/sda2。 本文我们使用的是一块有两个主分区的硬盘,两个分区分别为 /dev/sda1、 /dev/sda2,而我们使用/dev/sda3 来做交换分区。

首先创建一个新分区,

$ fdisk /dev/sda

按 n 来创建新分区。系统会询问你从哪个柱面开始,直接按回车键使用默认值即可。然后系统询问你到哪个柱面结束, 这里我们输入交换分区的大小(比如 1000MB)。这里我们输入 +1000M。

创建交换分区的两个命令创建交换分区的两个命令

swap

现在我们创建了一个大小为 1000MB 的磁盘了。但是我们并没有设置该分区的类型,我们按下 t 然后回车,来设置分区类型。

现在我们要输入分区编号,这里我们输入 3,然后输入磁盘分类号,交换分区的分区类型为 82 (要显示所有可用的分区类型,按下 l ) ,然后再按下 w 保存磁盘分区表。

创建交换分区的两个命令创建交换分区的两个命令

swap

再下一步使用 mkswap 命令来格式化交换分区:

$ mkswap /dev/sda3

然后激活新建的交换分区:

$ swapon /dev/sda3

然而我们的交换分区在重启后并不会自动挂载。要做到永久挂载,我们需要添加内容到 /etc/fstab 文件中。打开 /etc/fstab 文件并输入下面行:

$ vi /etc/fstab/dev/sda3 swap  swap  default  0  0

保存并关闭文件。现在每次重启后都能使用我们的交换分区了。

第二种方法(使用 fallocate 命令)

我推荐用这种方法因为这个是最简单、最快速的创建交换空间的方法了。fallocate 是最被低估和使用最少的命令之一了。 fallocate 命令用于为文件预分配块/大小。

使用 fallocate 创建交换空间,我们首先在 / 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 swap_space 的文件。然后分配 2GB 到 swap_space文件:

$ fallocate -l 2G /swap_space

我们运行下面命令来验证文件大小:

$ ls -lh /swap_space

然后更改文件权限,让 /swap_space 更安全:

$ chmod 600 /swap_space

这样只有 root 可以读写该文件了。我们再来格式化交换分区(LCTT 译注:虽然这个 swap_space 是个文件,但是我们把它当成是分区来挂载):

$ mkswap /swap_space

然后启用交换空间:

$ swapon -s

每次重启后都要重新挂载磁盘分区。因此为了使之持久化,就像上面一样,我们编辑 /etc/fstab 并输入下面行:

/swap_space swap  swap  sw  0  0

保存并退出文件。现在我们的交换分区会一直被挂载了。我们重启后可以在终端运行 free -m 来检查交换分区是否生效。

via: 

作者:[1] 译者:[2] 校对:[3]

本文由 [4] 原创编译,[5] 荣誉推出

原文来自: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ssdlinux/blog/1611441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URL编码问题
查看>>
“Unable to open MKS: Internal Error” when opening virtual machine console
查看>>
span里float使用问题
查看>>
【Redis基本数据结构】字典实现 rehash介绍
查看>>
ISP_QoS 学习笔记 <不完整>
查看>>
Illegal Instruction错误小谈
查看>>
web基础
查看>>
安装inotify和对应inotify命令操作,以及inotify和rsync的组合操作
查看>>
KVM虚拟化-qemu-kvm杂记
查看>>
常用的查看文件行数的命令,cat,wc,sed,awk,grep
查看>>
nginx日志统计分析
查看>>
03_02 bash 特性详解 (上)
查看>>
写给自己
查看>>
mysql日常问题处理
查看>>
电子邮件服务器安全
查看>>
磁盘管理介绍
查看>>
haproxy 安装部署文档
查看>>
CentOS6.4 KVM 虚拟机命令行安装配置
查看>>
elipse常用快捷键
查看>>
CentOS服务器最新分区方案
查看>>